fc2ブログ

旅。夜書懷

人生とは旅であり、旅とは人生である

2019.1.19﹝新竹‧尖石﹞高島縱走


只緣身在此山中。高島縱走的柳杉林。
 
          
久違的山友聚會,由正偉規劃了「高島縱走」。中級山畢竟較屬小眾,乍聽此富日本風味的名稱全然無頭緒,便抱著有山就衝的心情出發了。

    「高島」實包含四座山頭──高台山、小島田山、中島田山、大島田山,開始雖有些陡坡,但路徑並不算難。整條山道杉林遍布,仰望枝頭聚攏的天空,頓覺己身的渺小。柳杉的針葉鋪地形成柔軟的路面,縱走下來雖無令人驚豔之景,但適合單純愛山的人來此感受山的氣息。


仰望杉林。

    幾座山頭除了有簡單的告示,幾無展望。除一處「高島觀景台」可眺望應該屬於大霸一帶的山巒外,大部分的時間是在深林裏穿梭的。據說有部分路係屬日治時期的警備道,但設施早已湮沒,只能發揮想像力神遊了。


杉林道。

展望處。

    似乎略顯平淡的縱走,但配上年初時節難得的風和日麗與友趣的山友們,便是樂趣無窮。


大島田山頂。

スポンサーサイト



2017.7.12-13﹝百岳‧玉山單攻(二)﹞登上新高山


台灣之巔。

逛完竹山小鎮,開始朝群山前進。

車子沿著新中橫不斷攀昇,我們開始尋找玉山的英姿;高峰的背後還有高峰,等到那傲視島嶼的山形出現時,我們不約而同的讚嘆,停車坐愛新高山,真的很高。

新中橫夫妻樹

夕陽在夫妻樹下隱沒,這條新中橫在日治時期是海拔最高的鐵道路線,隨著星斗盤旋,彷若銀河鐵道。只是我們必須在凌晨啟程,無暇欣賞星空的演繹,趕緊躲入東埔山莊的被窩裏。
 
東埔山莊日落

其實幾乎沒有睡著,便疲憊地來到塔塔加登山口。登山前沒特訓的我們狀態很差,在黑暗中如蝸牛般的蠕動著,直到破曉之際呼吸才逐漸順暢,但偉哥卻疑似高山症了。

拂曉夜攀

玉山實不難走,但單攻必須克服作息問題,身體機能很難調到最佳。死拖活拖來到排雲山莊,偉哥決定放棄,我和老吳繼續對自己下達指令:「登上新高山!」

「登上新高山」是日本當年偷襲珍珠港的密令,可見這座逼近四千公尺的神峰在人們心中的地位。過了排雲之後,登山客暴露在烈日之下,植被短小,只有玉山圓柏蜷伏於峭壁奇巖之上。

接近排雲山莊


即使玉山算入門百岳,排雲之後的山徑依然險峻。

雖說登山之趣不在征服,但登高之趣無疑是登山的醍醐味。當你在玉山之巔,想像自己融入藍天之中,彷彿一切都能看見──「一攬眾山小」已不足以形容這種巔峰感。我們在山頂原地旋轉,細數認識的山峰,然後興奮地手舞足蹈,慶祝自己站在島嶼頂端,好像彌補了什麼人生缺憾。


著名的風口。

眺玉山北峰。


眾神的山嶺。

攻頂之路。

學生時代並非沒機會爬玉山,但總想留多點時間,一次走完玉山群峰,於是就擱置了。出社會後沒太多時間,好不容易擠出來的單攻行程雖然累人,卻也是難能可貴的體驗。

玉山圓柏

2018.5.18-19﹝百岳﹞重返能高越嶺道


能高的星空。

     再次重返能高越,竟然已是十年。本來覺得已經很好睡的天池山莊變成荒野中的飯店,古道則因天災柔腸寸斷,所幸尚可通行,野狼機車也還在山林間咆哮著。
    盧山也變了。除了假日零星遊覽車載來的遊客,平時這裏晚上漆黑不少,似乎返回到馬赫坡的部落氛圍。這裏的美麗不輸日本的溫泉鄉,如果能夠記取天災的教訓,提升此地的旅遊品質亦非不是轉機。

平日的盧山頗安靜。

    不知是古道改了不少高繞路線之故,還是我體力不如以往,走起來沒有十年前輕鬆。但能高群峰美麗依舊,還記得年少時發下的豪語,但如今安東軍山依然離我們好遠。該繼續往遠山探索呢?還是滿足於零星的假期走走淺山,不禁內心有所漣漪。

古道已無法一車直達天池山莊,每隔一段就有這樣擺著的機車,像驛站一樣接駁到天池。


回頭向埔里望去,看見台灣。

悠悠古道。


杜鵑與古道。

雲海保線所。

舊路坍方,高繞中。

駐在所的遺跡。


飛瀑。

大改造之後的天池山莊,宛如飯店。

    不過,愛山的人應該永難放棄。竟然在路途上遇到偉哥的朋友,然後他朋友又遇到一團山友,真是只緣身在此山中啊。
    夜晚倚著山莊的欄杆,看著絢爛晚霞與繁星點點,五星級的千萬壯景在此俯拾即是。即使生活已不像十年多前那樣簡單,但凝望著美景的心情一如以往,教你怎能忘却山林?


悠然見能高。

馬海僕富士山。

能高的彩霞。

有人受傷,直升機來吊掛救人。


天池好像縮小了。

奇萊南峰的大草原。

望黑色奇萊。

高山上的杜鵑。


望向能高安東軍。

古道悠悠。

盧山警光山莊留下的日治時代建築。


令人遙想當年的部落名。

2018.3.3﹝桃園‧復興﹞第N度之北插天山


小鳥來登山口的櫻。

    已經算不清是第幾度爬北插了。這不代表我跟「北插之友」之類的阿伯一般爬了數十次,只是比起學生時代的每年一登,出社會後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,不知不覺就與此山有些疏離了。
    也因為這幾年又認識了一些人,近兩次去北插都是不同的山友。上次十多人的大團搞到有同伴迷途,直到三更半夜才筋疲力盡地下山;這次的隊友雖然女生頗多,倒是很順利地於沒太晚便走完。只是不知是太久沒爬還是年紀大了,下山之後竟然膝痛近月,讓我不禁憂心山林的遠去。




赫威神木群。


    年輕時好像很多「每年都要XXX」的目標,現在漸漸勞形於現實。爬山開始帶起了護膝,更多的顧慮,願久久還是一座大山,即使爬起來似乎更吃力,卻更能體會每一步的前進,以及放逐山林的感覺。


山毛欅。

2017.10.10﹝桃園‧復興﹞枕頭山


2017.10.10
桃園復興枕頭山

 

    說要去爬枕頭山,朋友說別開玩笑了。其實桃園真有座枕頭山哪,雖然不甚有名,海拔又僅六百多,山徑還並不平緩;惟此山係古戰場,這點就足以吸引人了。

    整座山都在密林間穿梭,只有幾處視野頗佳,可眺石門水庫及桃園台地。站在眺望處,對此山何以為戰場瞬間了然。往昔外來者為了山林資源,不斷入侵角板山一帶的原住民領域,此地便是很好的戰略點。劉銘傳攻過,但可說戰況慘淡,直迄日本人才牢牢控制此地。山頂便埋設有總督府圖根點。

    雖標示算明顯,但整趟旅程沒遇到其他人,山路蝴蝶處處,東犬西吠,待有緣人多走走囉。


次のページ